期刊简介

               本刊是一本主要反映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医疗、科研、教学发展水平和与研究动态的高级学术期刊,以学术性强、质量高、版式规范为特点,侧重从中医药学科发展前沿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角度精心组稿,精编刊物。栏目围绕中医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需求,以培养文理相通、医工理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思辨和认识水平,促进中医药学术理论研究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861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88/R

邮发代号: 4-61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0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8-861X
  • 国内刊号:31-178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4年第5期文章
  • 中药复方辨证治疗对胰腺癌R0切除术后无病生存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辨证治疗对胰腺癌R0切除术后无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纳入161例胰腺癌R0切除术后患者,运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方法,根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持续3个月及以上,将患者分成中药治疗组(简称“中药组”,84例)和非中药治疗组(简称“非中药组”,77例).采用门诊随访、定期电话随访或信访方式,记录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及1、2、3、5年无病生存率;采用Cox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分......

    作者:赵亚东;杨金坤;赵爱光;曹妮达;朱晓虹;王福庆 刊期: 2014- 05

  • 补肾调经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疗效.方法:纳入60例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口服,治疗组予补肾调经方口服,治疗周期为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Kupperman症状指数评分和早卵泡期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

    作者:周一辰;殷岫绮 刊期: 2014- 05

  • 基于本体的证候命名规范研究

    探讨证候术语的几种常见的命名规律及关系词在证候术语规范化、标准化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李明;包含飞;周强;朱邦贤 刊期: 2014- 05

  • 络病理论指导下的肺系疾病辨证分型初探

    阐述了以络病理论为基础对肺系疾病进行辨证分型的意义,总结络病辨证与传统辨证方法的区别和联系,进而对肺络病变的辨证分型予以概括和定义,并初步形成肺络病的辨证体系.......

    作者:郑炜东;庞立健;袁佺;刘创;臧凝子;赵仲雪 刊期: 2014- 05

  • “原象”在中医学的应用初探

    探讨“原象”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太虚象与“气一元论”的联系展开,具体表现为:“原象”是构成万物的本原;“原象”的流动和转化实质是气的运动和气化.......

    作者:范逸品;王永炎;张志斌 刊期: 2014- 05

  • 中医药调节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从精神心理和神经系统等方面总结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性的发病机制,并综述中医药调节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性的作用机制.......

    作者:刘竹轩;谢建群;柳文;袁建业 刊期: 2014- 05

  • 基于秀丽隐杆线虫的中医药抗衰老研究

    衰老以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是当今社会日趋严重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很好的衰老模式生物,具有寿命短、世代周期短、易于培养与观察等特点.中医药抗衰老有明确疗效,多种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可基于秀丽隐杆线虫模型,调控衰老基因、调节氧化应激水平、抑制Aβ1-42沉积等方面抗衰老及治疗衰老相关疾病.......

    作者:顾闻;陈川 刊期: 2014- 05

  • 对改进《医古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为提升《医古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本着“培养学生阅读古医籍能力”教学目的的同时,应注重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启发人文思考,并构建“医”“文”相通平台.......

    作者:任宏丽;刘庆宇;段逸山 刊期: 2014- 05

  • 《实验中医学》课程引入科研案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为提高学生对《实验中医学》的学习兴趣,以期更好地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共选择了11个典型的科研案例,并依据知识点将案例分章节引入理论教学中.学生问卷调查显示:11个案例的平均认可度达97.9%,其中有4个案例得到100%的肯定,有3个相对略低(肯定率在90%左右);93.2%的学生认为有利于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上,88.8%的学生认为有助于认识中医药实验研发的重要性,87.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培养创......

    作者:卢文丽;方肇勤;张园园;梁超;潘志强;刘小美;宋菊敏;张煜 刊期: 2014- 05

  • 模因论视阈下《黄帝内经》中文化专有项英译策略探析

    模因论是将文化和进化论相结合的一种理论,可为《黄帝内经》中文化专有项的英译引入信息复制模式.译者应根据模因的类型,相应地采用直译、音译、意译、增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实现文化专有项的等值等效翻译,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作者:施卫萍 刊期: 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