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一本主要反映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医疗、科研、教学发展水平和与研究动态的高级学术期刊,以学术性强、质量高、版式规范为特点,侧重从中医药学科发展前沿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角度精心组稿,精编刊物。栏目围绕中医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需求,以培养文理相通、医工理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思辨和认识水平,促进中医药学术理论研究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861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88/R

邮发代号: 4-61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0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8-861X
  • 国内刊号:31-178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3年第3期文章
  • 施氏伤科三期辨证施治Colles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施氏伤科三期辨证施治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施氏伤科“三期辨证施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虎力散胶囊结合石膏固定治疗.治疗后3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腕关节活动度、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腕关节疼痛VAS......

    作者:刘光明;陈建华;孙波;彭宗泽;李麟平;杨佳裕;李辰;季伟;吴云定 刊期: 2013- 03

  • 健脾祛风方治疗特应性皮炎9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健脾祛风方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和pH值的影响.方法:将19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97例).所有患者除给予尿素乳膏外用外,治疗组采用健脾祛风方口服,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口服,治疗疗程为4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pH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86%......

    作者:彭勇;李斌;李锋;王英杰;武宗琴;柴维汉 刊期: 2013- 03

  • 五行健骨操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五行健骨操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60例)与联合治疗组(60例),分别给予基础治疗(钙剂+维生素D)和联合治疗(基础治疗+五行健骨操锻炼),疗程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平衡量表(TUG、BBS)及平衡测试仪(静态平衡仪、动态平衡仪)测试结果的变化.结果:①平衡量表: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TUG、BBS测试结......

    作者:李富龙;史晓;施丹;孙译维;任江波 刊期: 2013- 03

  • 开关利窍、理气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开关利窍、理气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除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外,治疗组给予开关利窍、理气解郁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口服治疗,疗程为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定患者的抑郁程度、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SSS)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

    作者:冯辉;丁晓蓉 刊期: 2013- 03

  • 基于数据挖掘的何立人教授治疗心悸病用药特色分析

    目的:探索数据挖掘技术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继承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关联规则,对何立人教授治疗心悸的150例(595诊次)病案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方剂595首,共涉及中药380味;治疗心悸常用的药物16味(支持度为30%)、高频药对9对(支持度为40%)、高概率的多药物组合3组(置信度为70%).临床表现以心悸和心律失常为主,部分病案可见不寐、胸痞和乏力症状;治疗心悸病的基础方药是......

    作者:崔松;沈梦雯;车立娟 刊期: 2013- 03

  • 不同发病年龄小儿肺炎中医证型分布及转归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发病年龄小儿肺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转归规律.方法:观察300例小儿肺炎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的中医证型,分析不同发病年龄小儿肺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转归规律.结果:2~3岁急性期小儿肺炎以痰热闭肺证为主(P<0.01),4~7岁、8~12岁患儿急性期肺炎以风热闭肺证多见(P<0.01).2~3岁患儿急性期肺炎风热闭肺证易向脾虚痰蕴证及气阴两虚证转变(P<0.01),4~7岁患儿急性期肺炎风热......

    作者:史竞懿;姜之炎;徐彬彬;李华;毛黎明;李慧群 刊期: 2013- 03

  • “酸甘化阴”的实质探析

    “酸甘化阴”是药味合化反应的主要形式之一,起源于《内经》,应用于《伤寒论》,发展、概括于金元时期的成无己,提出于明清时期的缪希雍和吴鞠通.“酸甘化阴”的实质不应仅仅停留在补益阴液、生津润燥上,还应包括酸甘补阴、酸甘固涩、酸甘缓急.酸甘药物主要分布于清热、止血、安神、补虚、收敛等章节;酸甘方主要见于温里剂、补益剂、固涩剂、安神剂、治风剂等章节.......

    作者:魏文娟;杨柏灿 刊期: 2013- 03

  • “主象”指导从肾辨证规律探析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部位定位、时间定位、病因定位、色部定位、主味定位、凭脉定位、形体官窍定位、功能定位等多种从肾定位的方法,指出“腰为肾府”“肾主冬”“尺以候肾”等理论对指导从肾辨证具有重要价值.然在实际运用中还需“多象互参”,才能保证结论的可靠性.......

    作者:陈慧娟;梁尚华;朱凌凌 刊期: 2013- 03

  • 历代文献少论肝阳虚原因探析

    现行的中医教科书及历代文献论述肝阳上亢较多,较少提及肝阳虚.通过查阅古代文献认为,无论从阴阳的普遍性法则,还是从长期临床实践考析,肝阳虚都是客观存在的.如能制订出肝阳虚证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对于完善中医藏象理论体系和更加有效地指导临床将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祝建材 刊期: 2013- 03

  • 中药治疗乳腺癌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并开展了相关作用机制研究,其治则多从健脾补肾、益气养血着手,再辅以个体化辨证治疗.研究表明,中药抗白细胞减少症具有效果平稳持久、副作用小等优点,并通过影响骨髓细胞增殖周期、骨髓细胞凋亡、造血干/祖细胞增殖以及骨髓造血微环境方面发挥作用.......

    作者:赵磊;江科;陆清;李琼;薛晓红 刊期: 201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