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一本主要反映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医疗、科研、教学发展水平和与研究动态的高级学术期刊,以学术性强、质量高、版式规范为特点,侧重从中医药学科发展前沿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角度精心组稿,精编刊物。栏目围绕中医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需求,以培养文理相通、医工理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思辨和认识水平,促进中医药学术理论研究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861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88/R
邮发代号: 4-61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0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8-861X
- 国内刊号:31-178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本刊是一本主要反映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医疗、科研、教学发展水平和与研究动态的高级学术期刊,以学术性强、质量高、版式规范为特点,侧重从中医药学科发展前沿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角度精心组稿,精编刊物。栏目围绕中医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需求,以培养文理相通、医工理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思辨和认识水平,促进中医药学术理论研究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1 撰稿要求
1.1 总体要求 文稿力求内容新颖,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语言通顺,用词规范,数据可靠。文稿一般以4 000~6 000字为宜,论著、综述类不得超过8 000字。
1.2 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及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基本名词》系列为准。文稿内使用的名词术语前后统一,新名尚无统一译名时,首次出现应在名词后面圆括号内注明原文。药物名称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药名词汇》或《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采用批准的药名;创新性新药,请参照我国药典委员会的“命名原则”。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新译名词应附外文原文。在摘要及正文中,如原词过长且文内又多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时一律先写出中文名词全称,后在圆括号内标注英文全称及缩写词,英文全称及缩写词之间用逗号分隔,以后再出现时则用简称。常用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可不加说明直接引用,例如:WBC、RBC、Hb、DNA、HBsAg、IgG、IgA、IgM、CO2、NO等。文中引用中国人姓名时,应写全名。
1.3 外文字符 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黑、花诸体,并注意上、下角标使用准确。如kg不能写成Kg,ml不能写成ML,pH不能写PH或Ph。
1.4 数字用法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1.4.1 时间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间,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用4位数表,如1999年不宜写成99年。避免用时间代词,如“今年”、“去年”、“近期”等。时间天用“d”表示,小时用“h”表示,分钟用“min”表示,秒用“s”表示。
1.4.2 数字范围的表示形式 表示范围用“~”,不用“-”。5至10应为5~10;5万至10万应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3×109至5×109应为3×109~5×109,或(3~5)×109,不能写成3~5×109;60 %至70%应写为60%~70%,不能写成60~70%;60 mg至70 mg应为60~70 mg不能写成60 mg~70 mg;25.5±0.5摄氏温度应写(25.5±0.5)℃。
1.4.3 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表示方法 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如40 mm×20 mm×30 mm不能写成40×20×30 mm,也不能写成40×20×30 mm3。
1.5 计量单位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规定,正确使用和书写单位的名称和符号。
1.6 统计学符号 应以国家标准GB/ T 3358.1-93《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为准,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符号一律用斜体,大小写应写清楚,如:(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表示(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斜体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 (9)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 ;(10)概率用英文大写斜体P。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影响因子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发文量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总被引频次
-
中医体质干预研究的方法学探讨
大量的临床实践显示对偏颇体质进行调理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体质干预的效果需要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科学评价.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研究、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循证病例报告以及定性研究等.结合中医体质研究的特点,对以上临床研究方法在中医体质干预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中医体质临床研究者提供方法学上的启......
作者:张惠敏;倪诚;李英帅;王济;王琦 刊期: 2012- 04
-
健脾温中法对脾胃虚寒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管活性肠肽影响的实验研究
采用脾胃虚寒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观察健脾温中法(肠祺方)对脾胃虚寒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VIP(血管活性肠肽)的实验作用.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及肠组织中VIP较正常明显升高(P<0.05),用大剂量肠祺方可降低已经升高的VIP含量;而得舒特对血浆及组织中的VIP影响不明显.健脾温中法对血浆及肠组织中的VIP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提示中药可能通过调整紊乱的胃肠激素分泌、释放来达到治疗目的,其机理与对......
作者:谢建群;陆雄;龚丽萍;胡鸿毅;马贵同;马军;潘相学 刊期: 2003- 04
-
肛垫上黏膜套扎术治疗痔脱垂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肛垫上黏膜套扎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肛垫上黏膜套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痔核基底套扎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痔核脱垂情况及小便困难、伤口出血、伤口疼痛、创缘水肿等并发症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评估其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作者:金磊;吴炯;王振宜;陈新静;孙建华 刊期: 2012- 04
-
《内经》七篇大论对疾病的认识
探析七篇大论对疾病的认识,认为这些理论与其他篇章的论述有明显的不同.它们的特点有:论病证重症状描述,少病理分析;论病因重气候变化,少内因认识;论病机重五脏乘侮,少阴阳虚实探析;论治病重治则治法,少具体手段.......
作者:周国琪;张再良;陈晓 刊期: 2003- 01
-
中国康复学的理论构架及模式探究
中国传统康复疗法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但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尚未形成严谨的康复体系.目前,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在中国正经历着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过程,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体系,即中国康复模式.通过梳理中国康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并从现代康复学基础理论、康复评定、治疗技术和临床康复几方面对中国康复学的理论构架及体系建设进行初步探索,以期为中国康复学的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作者:张宏 刊期: 2018- 02
-
按揉委中穴对脑愉悦回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按揉委中穴对脑愉悦回路的影响.方法: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按揉6例正常人左侧委中穴前后脑内愉悦回路核团的信号变化.结果:按揉委中穴可引起脑内愉悦回路双侧杏仁核、双侧下丘脑和右侧伏隔核的信号明显升高(P......
作者:李征宇;孙兮文;张效初;陈培青;沈雪勇;严隽陶 刊期: 2008- 04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舌癌患者常见舌苔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舌癌患者常见舌苔中的表达水平,探讨EGF-R与舌苔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口腔舌鳞癌切除术患者,根据不同舌苔分为白薄苔组、白厚苔组、黄薄苔组、黄厚苔组及无苔组:并将胎儿正常白薄苔设为对照组.应用基因芯片初筛、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舌癌患者舌黏膜EGF-R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舌苔EGF-RmRNA表达水平差异明显,从高到低依次为:黄厚苔>白薄苔>......
作者:许冬青;佟书娟;詹瑧 刊期: 2007- 01
-
颜乾麟从“湿热”论治糖尿病经验撷英
介绍颜乾麟教授从“湿热”论治糖尿病的临床经验.认为“湿热内蕴”不仅为糖尿病的常见证,更是此病的主要病机;治以当归六黄汤、葛根芩连汤、李氏清暑益气汤等方,配以“三黄”、黄芪-生地、苍术-地锦草药对.......
作者:曹振东;胡琪祥;韩天雄 刊期: 2014- 03
-
解毒通络生津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解毒通络生津方治疗轻度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Sjogren'sSyndrome,pS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0例轻度pS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解毒通络生津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羟基氯喹片治疗,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sedimen......
作者:朴雪梅;吴香香;杨月;李国陵;薛鸾 刊期: 2016- 03
-
中医特色诊断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结合50余年的中医教育、科研和临床工作,论述了中医诊断学学术思想应与临床结合的观点.认为中医诊断方法的客观化、技术化是发展的趋势,应重视传统中医诊断方法的客观化研究及中医特色诊断方法的应用;舌诊、脉诊是辨证的重要依据,应重视学习与应用;提倡以“治未病”理念指导临床,主张病证结合,辨证宜从脏腑、寒热、虚实角度执简驭繁.......
作者:费兆馥;许家佗;张志枫;屠立平;陈清光;丁杰 刊期: 2013- 01
- 1 李东垣辨治内伤杂病的学术思想与遣方用药特色
- 2 疏肝饮煎剂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离体结肠纵行平滑肌肌张力的影响
- 3 大肠癌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的现代文献研究
- 4 石氏温经强腰汤结合手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81例
- 5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特点分析
- 6 黄芪黄酮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 7 HPLC法测定紫苏叶中咖啡酸、野黄芩苷和迷迭香酸的含量
- 8 关节Ⅰ号方治疗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 9 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 10 论经络系统的综合层次
- 11 环状痔手术治疗进展
- 12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医证型与外周血microRNA、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关系研究
- 13 电针对小鼠分级坐骨神经压迫模型脊髓相关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14 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应用及中医药疗效评定标准研究进展
- 15 复方莪术油微球肝动脉栓塞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治疗作用
- 16 清化颗粒对db/db糖尿病小鼠肠道苦味受体的影响
- 17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探讨肾精亏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代谢特征
- 18 消黄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库普弗细胞激活的影响
- 19 方源刍议
- 20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的临床研究